
日志文章
2018-12-22 00:52
追隨改革開放步伐 見證四十年鐵路巨變
追隨改革開放步伐 見證四十年鐵路巨變 四十年對于歷史長河來說,就是彈指一瞬間。翻開鐵路變遷的歷史扉頁,過往歷歷在目。簡陋的車廂,呼呼作響的列車,一轉眼成了嶄新的車廂,飛馳的速度。鐵路砥礪四十載,經歷了不少的風雨洗禮,從“引進來”到“走出去”,一張張老照片銘記著的鐵路發展的苦辣酸甜。 翻開中國鐵路發展的這本厚厚的履歷,“綠皮車”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,大多數“綠皮車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,但“綠皮車”以廉價、低速、站站停等特點依然深受百姓喜愛,成了很多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的“利器”,見證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鐵路發展的“活化石”。中國鐵路經歷了6次大提速,大量老式的“綠皮車”已被漂亮、舒適的空調車所取代。 速度和運力提升的背后,實則是中國鐵路裝備技術的迅速提升。中國高鐵成功地從追趕者“蛻變”成為引領者,這一成就舉世矚目,也是中國高鐵科技創新的成果。曾幾何時,中國高鐵已儼然成為一張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。 歷史的印跡不會被磨滅,鐵路建設至今,面臨的問題有許多,從鐵路技術難題到技術自主開發,鐵路網絡沒有停止進步的速度。而且在近些年間,鐵路建設從一年一條到中長期計劃中開發五六條鐵路,現在全國各地的鐵路鋪設如火如荼地在進行著。在中國的版圖上,1700多列高鐵正在穿梭,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,不斷擴大的高鐵版圖,為我們串連起了“說走就走的旅行”。 追隨改革開放的步伐,廣西鐵路發展事業也在蒸蒸日上,廣西鐵路從鐵路建設的下位圈,一步步走上上位圈,打通當地經濟任督二脈,依傍珠三角,依托大西南,面向東南亞等等,構建南向北上東融西聯的快速交通網絡,這對于今后廣西對外資金,信息,物流,人才流動具有重大意義。 |
一共有 0 條評論
發表評論